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看书不必到书店买书或到图书馆借书了。高科技的今天,翻开手机就能随意搜索到中意的文章,可是不管是滑着手机照旧翻开电脑浏览着一条条从眼前一闪而过的文字,明明是自己中意的文章,但却是显得枯燥无味,一般都是捡着一些自己觉得精彩的部份在欣赏,可是慢慢却觉察,一篇文章除了自已以为是精彩的部份,句号、顿号、段落、这些都未曾保存似的,这些基本要素对我来说是如此的陌生。
上周女儿学校举行了一个课前阅读十分钟的运动。应要求来到新华书店买小学生阅念书刊。一走近新华书店,一排排整齐的书架狼籍有致,书架上排列着洁白的书本,马上一阵无名的清香扑鼻而来,这种清香有着薄荷的清香,令我心情莫名的愉悦。
沿着楼梯来到了书店的二楼,看到三五成群的小学生席地而坐,平静的阅读着,偶尔也有家长来这里,可能是为自家的孩子挑选书本,一找到中意的就急遽离开了,没有短暂的停留。
看着这些满脸童心的孩子,我也想起了我的童年。
很谢谢我老爸。小时候,家里虽然不是很富足,但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照旧为我买了《三毛流浪记》、《西游记》等小人书,中学的《儿童文学》等。
慢慢的我从原是一个吃大于一切的孩子,放下了我钟爱的美食,捧起了《知音》、《水浒传》、《梅花三弄》等琼瑶系列的小说和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半生缘》,在书海中遨游,流连忘返。
念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这个小小的引领,使得我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的好评,经常加入一些类似的念书运动,获得了一些小奖励,同时也交了许多朋友,每天都很开心快乐,每天很充分,内心充满能量和希望。
一经有位伟人这样说过,念书可以让人坚持思想活力,让人获得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
现在的我们忙于生存,远离了书店,抛弃了书本,无聊时拿起手机浏览那些会动的文字,失去了阅读和朗读的仪式感。
“发光的文字”让我们忘记了书也是有味道的,这种味道就是书香,书香是那种最憾人心的内在气质之美,一种最为长期之美。
岁月不饶人,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无论你是繁华照旧贫穷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老去,唯有那些书本。
古代有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元曲精选的诗词,近代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朝花夕拾》、《呐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等,这些书在带给人类精神财产的同时,清香最美最恒久。